簡介:賴明正博士現職除為美國NLP大學授證聯盟高級導師外,亦是臺灣 NLP 學會創會理事長,同時亦為新加坡 GEMS Capital 公司董事,從事私募基金、企業上市、收購與反收購專案。

我的相片
賴明正博士現職除為美國NLP大學授證聯盟高級導師外,亦是臺灣 NLP 學會創會理事長,同時亦為新加坡 GEMS Capital 公司董事,從事私募基金、企業上市、收購與反收購專案,也曾在臺灣的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擔任總經理及寶樺投資管理(蘇州)公司擔任執行董事,先後有十多年的實戰歷練專注於企業海外上市、組織變革發展 、領導力、服務流程管理、組織溝通與神經語言程式學(NLP)應用等相關領域的工作,並協助多家世界500大企業進行管理諮詢與中英文培訓專案。近年賴明正博士整合人生所學,在NLP領域上進行大量研究,也因此傳播與教授NLP相關的應用課程內容。 ■經歷: 臺灣NLP學會(TBNLP)創會理事長 ■現任: 英國國際心理學管理學院(IPMC)客座教授 俄羅斯西南國立大學(SWSU)中國區客座教授 中華民國生藥學會常務理事 ■現職: 美國佛羅里達-- Minaya Learning 公司:企業培訓師 奧地利維也納-- MDI 商業發展培訓公司:企業培訓師 新加坡-- IBM亞太培訓總部:特約企業培訓師 廣東中山-- 璞卓身心:NLP首席導師及心理諮詢師 臺灣台中-- ATINLP 培訓中心:NLP首席導師

2022年9月2日 星期五

心身疾病的漢方生藥療法及 NLP 心理輔導治療的綜合應用--以焦慮症為例

 文華國際生藥研究所 / 文華藥局

賴明正

關鍵字:心身疾病、漢方生藥、神經語言程式學(NLP)、焦慮症

(原文發表於2022年4月《生藥資訊》第29期)


一. 前言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又稱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狹義定義是指心理社會因素引致發病,並在發展過程中導致軀體器質性疾病,例如潰瘍病等;而廣義定義除了上述的軀體器質性疾病外,還涵蓋了軀體功能性障礙,即心身障礙(Psychosomatic Disorder)(亦稱為「心身症」),例如神經性嘔吐及偏頭痛等症狀,如今現代醫學多以廣義的觀點看待心身疾病。為了有別於焦慮症的傳統治療方式,本文將先介紹焦慮症成因,接著介紹焦慮症症狀及身心科常用藥物,再介紹漢方生藥療法的應用,最後介紹心理輔導的工具--神經語言程式學(NLP, 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使得焦慮症患除了傳統的治療方式外,或許還有其他的可能與選擇。


二. 焦慮症成因
        焦慮是人類正常的情緒反應,這樣的情緒提醒著人們對關注事件的持續關注,例如面對人生重大決策或人際關係困境等,然而過度地焦慮且無法自我調適時,則可能演變成心身疾病下的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嚴重時甚或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

        此外,焦慮症的產生與外在壓力及個人心理承壓能力息息相關,這也意味著外在的壓力並不一定會讓人產生焦慮現象,然而心理承壓能力低下的人,即使面對小小的壓力也會產生極大的焦慮,終而形成焦慮症。


三. 焦慮症症狀及身心科常用藥物
(一) 焦慮症症狀:
        根據臨床的研究,大多數的焦慮症患者的生理症狀常出現以下幾種的特徵:(1)
頭痛 (2)心悸、呼吸短促 (3)口乾舌燥、噁心嘔吐 (4)睏倦及睡眠障礙 (5)胃腸不適 (6)
手腳冰冷發汗且發汗;在心理症狀及行為部分常見的現象則為:(A)易生惡夢 (B)感
覺慌張、害怕和緊張 (C)無法冷靜下來 (D)反覆想起過往創傷 (E)重複特定行為(例
如不斷地來回踱步)(F)無法克制重複且無意義的想法。


(二) 身心科常用藥物:
        在台灣身心科治療藥物常為管制藥品。面對焦慮症,常用的治療藥品為
Benzodiazepines 類藥物。本類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焦慮及失眠,是抗焦慮劑的主要選
擇。同時為避免抗焦慮劑的戒斷症狀 (withdrawal symptoms)例如不安、失眠、盜汗、顫抖等症狀產生,在處理焦慮部分可以讓患者於「必要時服用(PRN)」的效果更為顯著。在失眠治療上則建議間隔使用,不但可避免生理耐受性 (Physiological tolerance)而且比每晚使用更有效。
        除 Benzodiazepines 類以外,亦有 Carbamates 類(AChE 抑制劑)及抗焦慮的方劑型等為抗焦慮劑的選擇。Carbamates 類藥物可阻斷大腦皮質與腦丘的神經脈衝傳導,較常用於年老及衰弱的患者。由於 Carbamates 類副作用較 Benzodiazepines 多,例如睏倦、運動失調、厭食、噁心嘔吐及頭痛等,嚴重者還可能伴有呼吸抑制、顆粒性白血球過少症等症狀,因此在一般選擇下仍以 Benzodiazepines 類藥物為首選,同時對本藥有生理或心理依賴的患者,要逐漸減量後再停藥,以免戒斷症狀產生。由於長期使用抗焦慮藥物會造成生理耐受性及顯著習慣性,成癮後很難戒斷成為濫用,更容易使老年人跌倒與骨折。因此在常用的抗焦慮劑之外,漢方生藥療法的引進將為焦慮症所苦的患者提供新的選擇。


四. 漢方生藥療法的應用
        漢方醫學對心身疾病的治療原則有四:(1)陰陽平衡 (2)調整氣、血、水(津液)三者 (3)隨症(或隨證)療法 (4)身心同治。《素問·生氣通天論》提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平衡陰陽之法即為「損其有餘,補其不足」,臨床應用上在藥物選擇則「實則瀉之,虛則補之」。下圖則是根據上述,漢方生藥製劑上的選方思維:


焦慮症的關鍵處方選擇

出處:P.693,《精神症狀 X 漢方》,2018,日本:南山堂


五. 心理輔導的工具--神經語言程式學(NLP)的應用
        神經語言程式學(NL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為結合完形治療、薩提爾家庭治療及米爾頓催眠治療等心理療法的應用心理學技術,也是一門研究人類主觀經驗結構的學問,從 1975 年於美國開始至今,NLP 已發展將近 50 個年頭。相較於許多追求標準化的學問,NLP 尊重每個體認知的差異,相信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NLP相信每個人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同時與生本自俱足,即每個人內在原本即具有充足的資源。同時 NLP 認為,人與人行為差異的產生,是接受外在資訊後感知模式(Perceptual Model)運作下的差異,使得人產生差異。例如約定好的聚會有人早到有人遲到,是因在信念或價值觀的認知上有人認為遲到是不禮貌甚至不可原諒的行為;然而也有人卻認為遲到很正常沒什麼大不了的;又或者在感受上,有人喜歡提早到達後從容不迫的感覺,也有人更喜歡享受被人等待的特殊感。也因此 NLP 對價值是非的評判不感興趣,但對於人如何形成這些内容的過程(流程)與架構很感興趣,例如:我們每一個人是如何創造出獨特的內心世界?我們是怎樣選擇讓怎樣的資訊傳入腦中的?我們是怎樣認知這些資訊?怎樣儲存這些資訊?怎樣把這些資訊與其它儲存在腦中的資訊整合?怎樣運用它們?因此大量的 NLP 研究使得 NLP 在改變人的情緒、習慣、溝通、模仿卓越及移苦得樂上有著其獨特並快速有效之處。

        面對焦慮症,NLP 在認知的技術部分可藉由語言換框法的引導,結合與抽離(融入與解離)的引導,改變時間線,及引導切換感知位置……等等的技術,讓焦慮症患者得以重新面對與看待事件中的人事物或未來目標;此外在感受部分亦可藉由引導調整比如引導內視覺變慢、內聽覺更清晰更有力量及內感覺更從容與穩定等等的技術方式,讓患者的感受變得更好些。因此焦慮症患者如前述的心理現象及行為:如(A)易生惡夢 (B)感覺慌張、害怕和緊張 (C)無法冷靜下來 (D)反覆想起過往創傷 (E)重複特定行為(例如不斷地來回踱步)(F)無法克制重複且無意義的想法等,在臨床上都能獲得有效改善與緩解。


六. 結論
        身與心是人的一體兩面,改變其一可影響其一。身心同治是心身疾病中不可或缺的處理原則,除身心科的化學藥品及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外,以漢方生藥療法結合 NLP 心理治療是一拋磚引玉的嘗試,或可成為擔心使用抗焦慮藥物後難以戒斷藥物者的另一個治療新選擇。


參考文獻:

1. 陳長安:常用藥物治療手冊, 第 54 期, 全國藥品年鑑雜誌社, 2021, 台北
2. 陳長安:精神疾病治療與用藥手冊, 第 1 版,全國藥品年鑑雜誌社, 2010, 台北
3. 樫尾明彥等人:精神症狀 X 漢方, Vol.100, no.6, 南山堂, 2018, 東京
4. 水野修一等人:漢方內科學, 第 1 刷, メディカルユーコン株式会社, 2007, 京都
5. 賴榮祥:原色生藥學, 第 3 刷, 創譯出版社, 1976, 台中
6. 網站:https://www.atinlp.com/ (NLP 是什麼?)
7. Robert Dilts 等人, 魏嬿竹及劉秀美譯:NLP 新世代, 初版, 世茂出版社, 2017, 台北